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樂活閱讀> 大馬青年《悔憶 》分享會 學習尋找幸福快樂

樂活閱讀

字級

大馬青年《悔憶 》分享會 學習尋找幸福快樂

【人間社 心崇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】 2021-09-16
9月11日33位大馬青年透過線上一起欣賞2021年三好微電影《悔憶》,來自東禪青年第一分團、青少年e樂園及全馬中學生在知宣法師帶領下討論在生活中與人有摩擦時,我們要如何適時的解決及溝通的。

法師敘述著電影中男主角陳凱因為和父親有過不愉快的回憶,怨恨父親,所以想要刪除記憶。「每個人的情感不單單只有喜愛,不論生活中會遇到人與人之間的摩擦,我們都需要適時的解決及溝通。不管生氣或悲傷,我們每一天還是要持續生活著,快樂與痛苦也要過一天,因此如何讓自己可以帶著好情緒生活,原諒放過自己,並珍惜身邊的所有人。」

影片中有一句旁白 : 凡是經歷過的事情都可以變成經驗,儲存在大腦當中,這就是人們的記憶。誠如佛光菜根譚說,「煩惱都是自找的,只有放得下才能獲得解脫,才能活得快樂、幸福。」

法師問道「如果你是電影中的陳凱,會選擇刪除記憶嗎?」學員蘇馬藤說他不會,「因為過去發生的事對我影響不大,我不會再去追究。」而蕭翠儀分享說,由於自己的叛逆,有一次和母親吵得很凶,甚至想離家出走,一剎那間升起了想刪除記憶的想法,後來在一位心理學老師的指導下慢慢改變心態。青年曾憲晴形容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就像火星撞地球,很希望刪除所有不愉快的記憶,一切重新開始。

如果將來真的有「記憶消除診所」,大家覺得是一項好的發明嗎?蘇恩慈覺得不是,刪除記憶等於逃避,不代表事情沒發生過,大家應該從過去經驗中吸取教訓,而不是逃避。黃嘉亨則說,我們大家都很幸福,不過有些孩子是從小就被拐帶或在惡劣環境中成長的,如果有一個機器可以幫助他們消除不愉快的記憶,重新製造好的環境給他們,也是一件好事。

陳上毅回應,有的老人家以前經歷過戰爭,會有陰影,如果可以刪除這些記憶,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解脫。




12345678910第1 / 86頁
追蹤我們